重大项目应向民资开放
土地债务类的案由分为两种,一为土地和房屋的买卖、典当或租佃等交易,二为借贷或赊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85)。
经常有专家建议对数字金融这样一个创新行业实施适度监管,这个理念有一定的道理,但做起来会很难,容易引发问题。而微众银行利用社交网络数据分析个人信用状况,也是同样的策略。
第四是数字保险,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向客户提供适合不同群体的保险产品。他们引以为豪的320程序,即3分钟申请,1秒钟资金到账,0见面。不能人为地制造监管套利的空间。数字金融则又更进了一步,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行为、信用,分析其财务状况、现金流,不需要一家一户去实地考察。第二,从区域分布看,沿海地区发达,内陆地区相对滞后。
如果我们看统计数据,过去这几年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做到了,也就是说小微企业的贷款确实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政府同时还采取措施整治银行收费,不许银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政府也不补贴。轻型化银行——灵活高效的经营理念 规模增速与利润增速脱钩。
同时,MPA将不断完善,从理论走向实践,广义信贷约束银行资产扩张回归理性。国开行市场占有率较高,超过25%。零售消费者层面:更加全面的整体定制体验,基于无纸化申请与认证的点对点数字服务,国内与国际移动电子支付,安全性更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基于大数据消费习惯模型的电子信用卡。与传统银行不同,分析与IT技术将会成为智能化银行最重要的发展基石,一家智能化银行的成败将主要取决于其科技力量,而非金融产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为正在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盈利放缓、利率市场化推进挤压利差空间等多重因素考验的中国银行业提供难得的新增长点,也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制约交易发展的主要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能力、跨地区\过境、跨部门、跨产品条线的协同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总分行架构下的协同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五大行合并BII(银行国际化指数)为8.9,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合并BII为2.7,普遍低于外资大行的国际化程度。截至2016年6月底,剔除重复计算因素,中国内地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左右,其中,理财产品规模26.28万亿,为规模最大的子行业。未来银行业将会向着智能化、轻型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结合先进技术为客户和社会服务。近年来,中国内地非金融部门(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导致企业财务成本不断增加,积累系统性风险的火苗,因而去杠杆成为当前中国内地经济转型中一项重要任务。
信用风险,不良资产生成放缓,处置多管齐下,关注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方面,2016年银行业盈利弱复苏,净利润增长3.54%,2017年增速有望继续提升。其中,中国银行BII最高,为21.57,此后依次为工商银行(8.94)、交通银行(7.15)、建设银行(4.33)、农业银行(3.41)。交易银行重点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等。
随着中国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比重上升,银行贷款渠道受到挤压,银行间竞争加剧。特别是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波动加剧,汇率波动及后续的不确定性为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带来新的挑战。
非金融部门杠杆率高企,银行不良率承压。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的统计,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管理精细化与客户营销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领域最受关注。
然而,自2015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增长与利润增长开始脱钩,以招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不断下降,轻型化转型初现效果。同时,各地区不良资产处置多管齐下,市场化债转股遍地开花。盈利预测,净息差有望企稳,规模平稳增长,盈利增速见底回升。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交易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日益成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拓展收入渠道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20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全年共发行不良ABS 14单,金额156.1亿元。投行业务主要围绕产业基金、PPP项目等创新股权融资产品,同时做强债券承销、投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基础类投行业务。
收入方面,尽管中国银行业非息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不过近年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截至2015年,五大行境外分行的全球布局中亚欧占比达71.4%,仅亚洲地区分布机构占比就高达44.4%。
(完) 来源:国际金融报2017年04月03日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银行业 。发展交易银行的主要出发点在于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提升客户服务黏度、获得稳定的收益、降低业务风险、转变经营服务模式以及拓展交叉业务。
不过,由于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以市场询价定价机制为主,市场定价机制仍在摸索中。底层资产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企业贷款为主,合计占比超过70%。
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提高资产配置能力。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内部数据整合不够、外部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和尚未掌握数据挖掘处理技术,突显出数据库建设与大数据模型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存贷利差不断收窄,加剧商业银行的竞争,刺激业务范围的扩张,对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金融中介效率,银行收入结构得到改善,也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人民币入篮增加人民币资产需求,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深远影响。
信贷结构调整趋势,向基建+新兴产业领域倾斜。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敬请阅读。
在2016年调查中,75.8%的银行家认为人民币入篮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53.9%的银行家认为会加大对人民币资产配置。在未来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银行家将重点聚焦在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的网上银行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人民币,交易规模环比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对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的调查统计,投行、理财收入稳居商业银行中收来源前两位。
在信息化技术的各领域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安全可控信息技术最受中国银行家的关注。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境外布局差异较大,五大行境外布局范围更广,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在起步,境外机构主要布局为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超过六成的应用移动将与数据分析整合,大数据技术已促成全球制造业产品研发成本下降50%,近50%的CIO(首席信息官)计划优先发展数据项目。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类业态中,网络银行、移动支付和直销银行最受中国银行业关注。
2017年,国内货币政策将边际收紧,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提升,金融去杠杆持续。近年来,中国内地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
大资管和大投行业务成为重点发展方向。2017年,在国内整体偏紧的流动性环境下,信贷增速将回归平稳,月间波动性有所降低,PPP与产业基金模式预计将成为银行参与基建投资的重要途径。
不良ABS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途径。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加强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境内外资本市场互动更加频繁,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评论列表